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
2023-11-28 15:25:59
互联网
七宗罪分别是什么
七宗罪分别是什么傲慢、嫉妒、愤怒、懒惰、贪婪、淫欲和暴食。天主教称七罪宗,或称七大罪或七原罪,属于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。归入这一类别的,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或习惯。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,分别是暴食、淫欲、贪婪、愤怒、懒惰、伤悲、自负或傲慢。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,尤以骄傲为甚。懒惰在这里指“精神上懒惰”。六世纪后期,教宗艾文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来源减至7项,伤悲并归入懒惰,自负并入傲慢,并加入妒忌。
七宗罪分别是什么
七宗罪代表的七个恶魔是:
1、Lucifer(路西法):骄傲
2、Mammon(玛门):贪婪
3、Asmodeus(阿斯蒙蒂斯):欲望
4、Satan(撒旦):愤怒
5、Beelzebul(别西卜):贪食
6、Leviathan(利维坦):妒忌
7、Belphegor(贝露菲格露):懒惰
天堂对立的天使是:
1、Michael(米迦勒)代表意义:光、明与正义。
2、Gabriel(加百列)代表意义:复活、诞生、真理、审判、梦、慈悲、死亡、启示的预知者。
3、Raphael(拉斐尔)又称:(Raffaele)(拉法叶)代表意义:愉快,稳重,慈爱。
4、Raguel(拉贵尔)象徵:善行、行为、教育代表意义:“招引对光之世界的复仇”Uriel(乌列尔)代表意义:神的光辉传到人间代表了一切的神的秩序。
5、Sariel(沙利叶)代表意义:死人灵魂的守护者。
6、Remiel(雷米勒)象徵:忠诚、慈悲、生命。
7、Jiniah(杰灵)代表意义:审判者。
扩展资料
最初,受过古希腊神学及哲学的修士埃瓦格里乌斯·庞帝古斯定义出八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,分别是暴食、色欲、贪婪、忧郁、暴怒、懒惰、虚荣及傲慢。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,尤以傲慢为甚。
六世纪后期,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八种罪行减至七项罪行,将虚荣并归入傲慢;忧郁并归入懒惰,并加入嫉妒。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。其顺次序为:傲慢、嫉妒、暴怒、懒惰、贪婪、暴食及色欲。
13世纪,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·阿奎纳按照天主教教义中的“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,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”,提出了现在的七宗罪。“重大”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会引发其他罪行的发生,例如盗贼的贪婪源于欲望。
相对于七宗罪,天主教列出了七美德。
色欲(Lust),贞洁(Chastity)
暴食(Gluttony),节制(Temperance)
贪婪(Greed),慷慨(Charity)
懒惰(Sloth),勤勉(Diligence)
暴怒(Wrath),耐心(Patience)
嫉妒(Envy),宽容(Kindness)
傲慢(Pride),谦虚(Humility)
听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七宗罪那么有哪七宗罪呢
七宗罪指的是什么
暴食、贪婪、懒惰、骄傲、淫欲、愤怒、嫉妒
七宗罪属于人类恶行的分类,并由13世纪神道会神父圣多玛斯·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。天主教教义中提出‘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,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’。‘重大’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属于原罪,例如盗贼的贪婪源于欲望。
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,分别是贪食、好色、贪财、伤悲、愤怒、懒惰、自负及骄傲。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,尤以骄傲为甚。懒惰在这里是指‘精神上懒惰’。
六世纪后期,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减至7项,将自负归并入骄傲,懒惰归并入伤悲,并加入妒忌。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遗背程度。其顺次序为:骄傲、妒忌、愤怒,伤悲、贪婪、贪食及好色。较后期的神学家如圣多玛斯�6�4阿奎纳则对这个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见。
相对于七宗罪,天主教列出了七德行(谦卑,温纯,善施,贞洁,适度,热心及慷概)。
‘重大恶行’与不可饶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谈。
罪行
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,其次序为:
一)好色-不合法礼的性欲,例如通奸。(但丁的标准是‘过份爱慕对方’,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)。
二)贪食-浪费食物,或是过度放纵食欲、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(但丁的观点是‘过份贪图逸乐’)。
三)贪婪-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(或是以但丁的观点,贪婪是‘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’)。
四)懒惰-懒惰及浪费时间
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:
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
因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,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
均衡: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(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,懒惰是‘未能全心爱上帝,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,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’-具体来说包括懒惰、怯懦、缺乏想像力、满足及无责任心。
五)愤怒-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(邪恶的)感觉,复仇或否定他人,在律法所赋与的权力以外,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(但丁描述为"love of justice perverted to revenge and spite")。
六)妒忌-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(但丁说:“对自己资产的喜爱变质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拥有者的欲望”)。
七)骄傲-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(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)(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优秀的存在。但丁对骄傲的解释是“对自己的喜爱变质成对相邻者的憎恨和轻蔑”)。
各种罪行其实环环相扣,所以各种各样的动机也被假设成是与各种罪行相连。例如骄傲(过度迷恋自己)其实暗示了贪食(过份消耗或浪费食物),其余各种罪行亦有相同的连系。每种罪行其实在表现出自视比神更重要,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爱神。学者和神学家们也利用了属性(attribute)和原因(substance)设立图解(schema)来解释这些罪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