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生常识 > 正文

跟腱断裂后的功能恢复

2023-12-28 15:19:09

互联网

跟腱断裂的功能恢复期主要是指术后伤口完全愈合,取下固定石膏以后的阶段。此阶段受伤部位的主要特征是脚踝下屈、伤口紧缩、关节僵硬、肌肉萎缩等。在这个时期,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功能恢复练习。

初期 以静态适应性活动为主

●一手按压受伤部位。这样做可以起到辅助固定作用,并可控制活动范围。另一手扶脚,轻轻地上、下、左、右转动踝关节。通过背屈、曲屈、内外侧翻动等动作,慢慢拉动脚的内外侧韧带,提高关节的灵活性。

●一手掌心向下按压伤腿的近踝关节处,另一手握住足底上推,两手同时用力慢拉跟腱,使其受力。

●借助拐杖,让脚触地行走,逐渐受力。在动、静态中反复练习。

●仰卧,做双腿直膝或屈膝收、举腿练习,提高腿部的肌肉力量。

中期 以加大伤脚在受力状态下的静、动态练习为主

●坐立,两腿伸直,脚尖慢慢用力向上,做屈、伸踝动作。拉伸跟腱可提高肌肉、韧带的主动收缩能力。

●坐在椅子上,大腿和小腿呈90度角,两手用力按压受伤脚的大腿,使伤脚的脚跟与地面接近。

●伤脚前伸,弓腿,手扶大腿,身体重心向前移,使脚踝受力。逐渐缩小腿与脚背的夹角,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,拉伸跟腱。

●两手扶墙,两脚并拢,做双、单腿的屈膝蹬伸动作。此动作可拉长跟腱,提高伤脚的承受力和踝关节的灵活性。脚与墙的距离可逐渐加大。

●两脚左右开立,两手背后,身体重心向伤脚弹性前压,慢慢向下做连续蹲起动作,扩大踝关节前、后的活动范围,拉伸跟腱,增强伤踝的受力能力,提高腿部力量。后期 提高肌肉耐力,以动态练习为主

●多到室外走动,在行走的过程中,提高跟腱用力的协调性,恢复伤脚的活动功能。

●多做上、下楼梯运动,提高伤脚的支撑力和腿部力量,使动作日趋协调。

●强化规范动作练习,使功能恢复到常态。

当前页面地址:http://www.lmjkw.com/yscs/9178.html

文章关键词:
相关阅读
  •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

   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

   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。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,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,一般在每年的5~11月份,高峰在7~9月份。那么登革热症状有哪些呢?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。..
  •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

   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

    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,也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肉运动障碍症,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一侧,少见两侧面部表情僵硬,口轮匝肌、眼轮匝肌运动障碍,不能做正常的努嘴、吹气、喝水、吃饭、咀嚼、眨眼、皱眉等动作。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。..
本类排行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Sitemap

华夏养生网 Copyright@ 2020-2030 http://www.lmjkw.com 备案号:鲁ICP备16040704号-2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扫码访问手机版